top of page

印尼成印度,新冠救援团招募志愿者共助同胞

  • 作家相片: 王文振
    王文振
  • 2021年7月14日
  • 讀畢需時 3 分鐘

(文:王文振)2021年7月14日,印尼的确诊人数为54,517,结合印尼的总人口2.76亿,如果换算成印度的14亿人口,那么印尼的确诊人数也翻五倍,超过27万。加上检测率的低下,印尼的日确诊人数已经完全达到了今年四月底到五月初印度的人数,也就是印尼已经成为疫情最严重时候的印度。这是一个相当恐怖的事实,在印尼的中国人和华人都有必要互助,我们只有携手,才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。


有的国家正在发扬人道主义精神,将他们的国民包机接回国,这是值得点赞的举动。当然,有的事情可能比较复杂,牵涉方方面面,在印尼的同胞可以期待一些好的事情发生,但是在那之前,还是努力自救吧。这就是印尼新冠救援团存在意义。

因为评论过多容易越界,所以积极做事或许更实在。


受到疫情影响,有的人在雅加达滞留的时间非常久了,都有超过一年的,我实在无法想象他们是怎么坚持下来的,尤其有的还没有工作,身体健康状况也不怎么好,这到底是怎么熬的呢?简直可以为这种坚韧不拔颁个奖了。印尼希尼家园是个充满爱心的团体,他们为一群滞留人员送爱心餐,居然一送就送了快十个月,而且每一顿爱心餐都是用心好好准备的。这是另一种不可思议,不可思议的爱心啊!笔者本人有亲自送过一段时间的“爱心水果”,持续了两周,实在因人手不够而中断了,可见一些看似简单的事情,长期去做,都非易事。


这个时代正在发生一些非常荒诞的事情,比如我写文章,实话说太多就容易得罪人并被要求删文,那我只好选择不说,胳膊扭不过大腿,没办法。但我们不能坦然接受这些荒诞,我们要用我们的善良和行动,与之拔河,让更多人意识到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,让更多人有勇气好好活下去。

那些因为多种因素血清检测不合格的,都长期滞留着,有的基本生活都没有着落了。他们在压抑的环境中苟延残喘,求爷爷告奶奶,好话说尽,到处低声下气,但就是难以“回家”。更麻烦的是,不少同胞确诊后面临缺医少药等待死亡的境地。谁在国内没有妻儿老小?谁没有亲人思念?谁是“一人吃饱全家不饿”的?这种苦难真的是所谓的“大局观”可以带过的?没有设身处地,真的很难感受其苦楚!印尼新冠救援团积极组织民间救援,社会各界积极响应,但是能够帮助的人还是有限,所以我们呼吁有更多志愿者加入。

志愿者到底可以做什么呢?


有的确诊者或者长期滞留者,一个人住在某处,不便自己买食物,没有基本营养保证,难以康复(如果染疫的)。需要有人协助叫外卖送食物或者其它的一些生活必需品。新冠救援团可以直接提供免费的药物,但是后期跟进也需要志愿者的协助。当然,任何志愿者需要贡献的是时间、精力,要有耐心,至于因此产生的任何花销,由新冠救援团承担。


确诊的或者疫情下其它困难同胞,有其它生活协助,比如没有现金需要换钱,比如想要换个便宜的住所,诸如此类,在异国他乡的国人都会遇到麻烦,有懂雅加达情况的志愿者协助,会方便很多。


还有的需要心理援助。长期隔离滞留,呆久了,内心都容易抑郁,内心的疾病不可忽视,搞不好就走极端。另外,求药的也需要后期的跟进和安抚,这方面救援团目前的人手都是不够的。


另外,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恶化,还有其它的“次生灾难”会出现,我们需要为此提前准备,不至于紧急状况出现时,更加慌乱。身在印尼的很多同胞有必要清楚,现在面对的挑战,对不少人而言真的是生与死的挑战,这个时候共同应对危机,说是生死之交也不为过了。我们要在灾难中互相扶持,勇敢克服这巨大的困难,我相信,我们血液里流淌着不屈的品质,我们可以的。


印尼的疫情还在恶化,以上各种状况都是非常实际的,我们可以踏踏实实为同胞做点儿事情。而这一切事情看似简单,其实都需要一对一对接,都可能需要不少时间和耐心,尤其重要的是,付出真正的爱心和善意。有意者可以加微信号:wwz1329853045(求助的话打下面电话)。笔者希望在印尼的企业、组织和个人,如果有能力,也可以通过印尼新冠救援团一起帮助我们的同胞。



Commentaires


印尼鹰视野

印尼及东南亚资讯网

邮箱:indoeaglemedia@gmail.com
微信:yinnixiaoying
Telegram: t.me/indoeagle

欢迎订阅

  • facebook
  • twitter
  • linkedin
  • generic-social-link
  • YouTube

©2019 by indoeagle media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