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季,登革热在东南亚肆虐,每年全球有约3.9亿人感染登革热,东南亚各国是登革热爆发的高危区,在多国已成为流行性疾病。
📷
图源:Healthhub.sg
2019年东南亚登革热概况
印尼:1月至10月,约11万人感染,在1月就有100多人死亡,目前死亡人数不明。
菲律宾:多地区集中爆发登革热。今年1月至10月19日,菲律宾有37万多人染病(371717人),其中1407人死亡。
越南:2019年1-10月,约20万人感染登革热,至少50人死亡。
马来西亚:1月至9月29日,约10万多人染病,143人死亡。
新加坡:新加坡海峡时报昨日(11月28日)报道,今年截止至上周六有 1.4万多人染病(14,658人),是去年数目的5倍多。其中20人死亡。
老挝:1月-7月,超过1.4万人确诊,其中31人死亡。
了解登革热:传染方法
登革热主要由埃及伊蚊为媒介,叮咬人类造成传染。登革热病患又是主要病毒携带者,伊蚊叮咬病患后就感染了登革热病毒,之后伊蚊终生携带该病毒,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,直至引起登革热在东南亚的大规模爆发。
📷
图源:中国互联网辟谣
值得注意的是,伊蚊主要生活在城市,像分币一样大的积水就可以让伊蚊繁殖。与其它蚊子不同,伊蚊多数在白天叮咬人类,叮咬高峰期在早上或黄昏前。
了解登革热:患病症状
登革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,被蚊子叮咬后约潜伏4-9天才会出现症状。登革热经常被误认为是感冒:持续发烧,出疹子、头痛、恶心呕吐、肌肉关节痛等,需要进行血液化验才能确诊。
📷
图源:Heho健康
一般第一次感染的人,病情较轻,病愈后对于该血清型病毒终身免疫。可令人担忧的是,登革热有四种血清型,感染过一种,并不能对其他三种免疫。甚至,得过登革热的人再次感染后,更容易发生登革热重症。
登革热重症是登革热引起的并发症,病情严重,甚至可导致器官严重出血(出血性登革热DHF)、休克、甚至死亡。
📷
图源:照护线上/脸书,重症症状为少尿、意识变化、出血、休克、死亡
目前登革热在全球没有任何有效治疗措施,只有防御伊蚊、通过疫苗预防登革热,并对病人进行医护以减少重症的死亡率。
印尼登革热状况
每年11月-3月是印尼雨季,印尼天气炎热,部分地区河水污染严重,城市又有大量露天排水沟渠,使蚊子能够大量繁殖,登革热也因此活跃蔓延。
📷
图源:雅加达老镇 Da avaliação/Tripadvisor
今年1月初,短短一个月时间印尼就有100多人因登革热丧生,印尼数个地区宣布对登革热进入紧急状态。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也发布公告,提醒在印尼的中国人防范登革热。
今年印尼登革热最严重的月份是2月-3月,直到4月份登革热的紧急状态才解除。截止至10月有约11万人感染,而如印尼又进入了雨季。
现有疫苗可增重症风险
2019年5月1日,美国FDA获准了首款登革热疫苗Dengvaxia,目前在20个国家已经批准该疫苗的使用。
📷
图源:联合早报
然而,该疫苗的整体效力(overall efficacy)只有56%。更让人遗憾的是,用于未感染过登革热的人,反而会增加他们得重症的风险。之前菲律宾首批试注射的Dengvaxia疫苗,被指造成十数名孩子的死亡。菲律宾政府在怒火中禁止了该疫苗的进口和销售。
📷
菲律宾家长手拿疫苗致死孩子照片:PHILIPPINE DAILY INQUIRER / MARIANNE BERMUDEZ
可如今因为登革热的疫情太过严重,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表示愿意再次批准Dengvaxia疫苗。他在接收星报记者访问时提到,“是的,我会愿意再次批准Dengvaxia的使用。相对于因疫苗死去的人,更多人因为登革热而死亡。这是一个流行性疾病了。”
武田新疫苗研发,防御力不足
11月23日,美国医学媒体STAT新闻报道,目前备受瞩目的武田(Takeda)研发的登革热疫苗TAK-003,针对登革热第三型效力不足。
TAK-003对第一型、第二型病毒可发挥效力,第三型防御力不足,第四型效力暂时不明。该疫苗正在临床试验阶段。
预防伊蚊
印尼雨季之际,鹰视野提醒大家,请注意减少与伊蚊接触的机会,并且防止蚊虫滋生。
避免在伊蚊活动高峰期出行:早上及黄昏前。
不要在草丛、水沟旁、凉亭等地停留。
穿长袖衣裤,皮肤露出部位每隔几小时涂抹驱蚊剂。
安置蚊帐、纱窗,使用电子驱蚊器、蚊香、喷洒灭蚊剂
家里不要留积水、防止垃圾堆积、植物每3-5天换水洗瓶。
如出现文中疑似登革热症状,请尽早验血检查是否是登革热。目前的Dengvaxia疫苗存争议,请读者谨慎决定是否要打疫苗。鹰视野建议等待武田TAK-003疫苗获批。
--END--
编写资料来源:海峡时报、联合早报、星报、环球生技、世界卫生组织、新华网
本文为印尼鹰视野Indoeagle.com原创,转载请注明出处。
如果想加入、投稿(一张照片搭配几行字、自己的故事)或在群里和印尼及新加坡的小伙伴一起交流,请加微信号:yinnixiaoying联络或进印尼微信群。
Comments